股權眾籌或通過《證券法》規范
證監會主席肖鋼調研時最關心投資者資金安全
6月29日,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在“第一屆新金融聯盟峰會”上表示,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夠健全的情況下,應該說股權眾籌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本次《證券法》的修法當中,也借鑒了國際經驗,希望通過修法給股權眾籌留下空間。可能也會從財產的比例和絕對金額上面來做一定的控制,這是修法時有人提出的建議。
以上觀點也得到了多位參加證監會股權眾籌細則閉門討論會的業內人士的贊同。
股權眾籌是指公司出讓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資者。投資者通過互聯網出資入股公司,獲得未來收益。股權眾籌目前已明確歸由證監會監管。
6月12日上午,證監會主席肖鋼赴網信有限公司、北京天使匯創業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調研。
其中北京天使匯創業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的平臺是股權眾籌平臺天使匯。
另一家網信有限公司隸屬于網信金融集團。集團旗下有多個互聯網金融公司包括股權眾籌平臺原始會和回報眾籌平臺眾籌網。
業內人士告訴早報記者,肖鋼在調研兩家眾籌平臺時,最關心的問題始終還是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包括眾籌平臺和眾籌標的是否有詐騙投資者資金的情況,眾籌平臺是否有跑路的風險等。
肖鋼同時也肯定了眾籌是企業融資方式之一。
對于調研后未來的監管方向,上述業內人士認為,證監會或不會采取發牌照的方式。“政府可能無意對眾籌平臺做信用背書。但是非常可能對單個股東投資金額上限和整體融資規模上限進行雙向限制。”
而來自在眾籌行業內的聲音更多的是期待監管迅速落地。
眾籌網CEO孫宏生向早報記者表示,期待監管政策盡快落地來規范整個行業。同時他也表達了因為沒有門檻限制、各類企業魚龍混雜,把行業做壞的擔心。
而與眾籌同屬互聯網金融的P2P行業,僅在2014年,就有逾50家平臺跑路,并且大部分投資者至今并未追回損失。而明確劃歸銀監會監管的P2P行業亦未有任何細則落地。
“美國出臺JOBS法案對眾籌行業進行規范后促進了整個美國眾籌行業生態的形成,如職業籌資人、數據服務、營銷服務、咨詢服務等眾籌行業的全產業鏈。”
孫宏生認為國內眾籌行業除了缺少生態外,另一短板就是缺少好的項目。“我們希望幫助大家尋找好的項目,而不是承諾高額的收益率。就像農業眾籌的項目,國內綜合有農業專業知識和互聯網金融技術背景的人才少之又少,但是互聯網金融和農業也是可能會產生很多火花的。”
天使匯CEO蘭寧羽同樣看好具備技術背景和互聯網精神的人去做傳統行業。
“新人做老事,才會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來,會有大批的BAT的員工和互聯網的從業人員成為創業者。現在,還有巨大的細分需求都沒有被挖掘到,不是幾百個,而是幾千個細分需求都沒有被挖掘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