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牽頭突檢OTC市場 部分交易平臺定性詐騙
本報記者 谷楓
實習記者 韓祎 北京報道
交易場所監管風暴再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福建證監局發布《關于福建省各類交易場所現場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制定了《各類交易場所現場檢查工作方案》,由福建證監局牽頭,與省金融辦、商務廳、文化廳、工商局共同組成福建省各類交易場所聯合檢查組于8月1日起進行交易場所的現場檢查。
這一行動,正是響應了今年6月底證監會清整聯辦發布的《關于開展各類交易場所現場檢查的通知》(即28號文),文件明確指出,要對已通過驗收地區納入清理整頓范圍的各類交易場所進行檢查。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8號文發布以來,已有近30家交易所暫停交易或者發布了停開新倉的公告,并且這些交易所多為貴金屬交易所和電子商務交易市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多方途徑了解到,此次以28號文為依據的現場檢查,主要是針對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展開的,尤其是針對OTC市場。
而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檢查由刑偵部門牽頭進行突擊檢查,已有部分交易平臺的相關人員被抓捕,平臺定性為詐騙。
現場檢查成重點
一位國內貴金屬交易所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這一次監管層的態度還是很明確的,所謂"現場檢查"其實是為了進行一次摸底活動,屬于常規性檢查,目的是為了保證交易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
該人士強調了本次監管核心和上一輪監管工作的不同之處。
他表示,“上一次監管工作的關鍵詞是"清理整頓",而近期全國大范圍地對交易所整改的現象屬于"現場檢查"”。
事實上,28號文中有兩處地方比較引人注目,其中提到“為鞏固清理整頓工作,為此集中開展一次現場檢查工作”,檢查對象針對“已驗收地區納入清理整頓范圍的各類交易場所”和“驗收通過后舉報較多、媒體報道負面影響較大的各類交易場所”。
自2011年11月第一輪交易所清理整頓工作開展后,交易場所的 “清理整頓”已逐漸告一段落。
今年1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稱,已完成了對全國34個省市區的檢查驗收工作,當時一共關閉了200余家各類交易場所。
但央視3·15晚會的大曝光又讓行業神經緊繃。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部分貴金屬交易平臺操控系統后臺修改交易數據的內幕,以及近期“大智慧(601519,股吧)民泰白銀糾紛案”也受到市場密切關注,各類交易場所的風險在第一輪清理整頓之后依然存在。
一位行業內部人士表示:“雖然現有的交易所通過了上一輪整頓,但他們也醞釀了新的交易風險。”
由此新一輪的監管風暴再度來臨。
交易模式整頓
東升理財網首席策略師時旭表示,這一次整頓清理的力度非常大,甚至刑偵部門也參與到這次工作中配合證監會。
“之前的清理整頓只是針對交易品種等問題的審核,這一次涉及到了交易所的根本—交易制度、交易模式。近來監管部門也因為收到了太多的投訴,提高了對這個行業的重視,加強監管是有利于該行業持續發展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此次清理整頓調查行動不再是以往由公安部經偵部門聯合相關監管部門展開,而是由刑偵部門牽頭進行突擊檢查。
而目前國內已有部分交易平臺的相關人員被抓捕,平臺定性為詐騙,案件已移交至檢察院提起公訴。
盡管此次整頓行動涉及面廣,打擊力度大,但取締不是主要目的,規范現有的交易場所和交易制度才是此次監管層的核心目的。
前述貴金屬交易所的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了解到,證監會對于這次現場檢查的態度并不是為了取締交易所,而是通過摸底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國家為了促進該行業的創新發展,就必須有一定的包容度,只要是在風險可控范圍內,金融創新模式還是會受到國家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