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正式營業
讓每一個中小微企業都能實現融資
“先展示,再融資,長期目標是上市!”10月底,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正式營業,這讓在交易中心掛牌的福譽科技總經理曹志明很興奮。試營業展示階段,公司的知名度已有所提高,后期該公司還想在交易中心融資,并為登陸滬深股市打下基礎。不僅是福譽科技,同在交易中心掛牌的186家企業也借此正式跨入資本市場。
作為一個嶄新的平臺,交易中心還不為太多人所知曉。不過,在我省多層次資本市場藍圖中,交易中心使命重大。在9月發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若干意見》中,交易中心被提及5次之多。省政府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交易中心不僅是企業重要的融資平臺,還將發揮基礎平臺作用,為滬深交易所培育上市后備資源,成為我省多層次資本市場“金字塔”的堅固基石。
李龍俊圖片由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提供
磨刀不誤砍柴工
軟硬件實力領先同類交易所
熟悉交易中心的人都知道,2013年末交易中心開始試營業。從那時起,路過盈創動力大廈一層交易大廳的路人會好奇地停下腳步,看看大屏幕上不斷閃動的掛牌企業介紹,一切都顯得很平靜。
不過在平靜的背后,身處交易中心的人最清楚,為實現順利營業,近一年來主管部門和交易中心一起克服了多少困難。
“每一個環節都要摳細,確保一旦營業就不能出問題。”交易中心負責人表示,作為我省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部分,交易中心意義重大。
在各項準備工作中,硬件部分的準備或許是難度稍小的,也是最先完成的。交易大廳已于2013年12月底投入使用;裝飾一新的辦公室內井然有序,包括專家審核室及企業融資路演室早已完成布置。
各類硬件到位,“軟件”的準備則用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光是規則體系的完善便經歷了幾十次的調研,十多次的專家、金融機構、中介機構集中研討。”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參考其他區域性股權交易機構的業務制度,結合自身特點,形成了以《基本業務規則》為核心,以《掛牌業務規則》、《定向增資業務規則》、《私募債券業務規則》等9個業務規則為支撐的主要業務規則,并取得省政府金融辦的批準。與主要業務規則相配套,交易中心又擬訂了《企業掛牌業務實施細則》等21個實施細則、操作指引。
一個安全穩定、功能強大的系統,是讓交易順暢進行的前提。在省政府金融辦的大力協調下,經與深交所反復溝通,最終確定由深交所所屬的深圳證券通信公司開發泛金融云平臺,并提供云平臺所需的硬件設施、云平臺管理軟件以及云平臺日常運維管理。系統試運行正常,已于今年9月底通過監管部門專家組驗收。另外,交易中心的信息披露系統和網站同樣由深圳證券信息公司幫助建設和維護,未來交易中心將與深交所共建西部中小微企業融資路演中心。
“交易中心的系統,領先國內同類交易所。”華西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曹雪峰認為,磨刀不誤砍柴工,精心準備是必須的。
與此同時,交易中心的團隊建設順利推進。交易中心目前設有7個部門,其中業務部門為市場推廣部、掛牌融資部、交易服務部。共有正式員工30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18人,占總人數60%,專業以經濟、金融、法律為主,年齡以30至35歲為主,從業經歷以金融行業為主,所有員工均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部分員工具有注冊會計師、律師執業資格。
鎖定中小微企業
為草根提供“接地氣”的融資、培育服務
“我們急需融資。”佳鋰科技公司是交易中心的首批掛牌企業,總經理嚴支援說眼下需要融資拓展市場,公司主要生產藍牙設備,在歐美、東南亞等十余個國家銷售。南江縣百草中藥材有限公司董事長茍素英也期待能在交易中心融得發展資金,公司出口訂單大增,生產線要擴容。
按照業務規則,交易中心將企業掛牌分為3個板塊—展示板、融資板、交易板,3個板塊分別定位為宣傳咨詢平臺、私募融資平臺、上市培育平臺。
“讓每一個中小微企業都能實現融資!”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蒲自立表示,這是交易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而核心目標企業群是川藏兩省、區的大量中小微企業。只要是在工商登記管理部門合法登記、從事合法經營業務的企業,都可以到交易中心來掛牌融資;組織形式上包括股份公司、有限公司、集體企業、合伙企業等。尤其是暫不符合滬深交易所行業要求的、尚未達到滬深交易所上市條件的(尤其是盈利指標的要求)、因為信息披露和股權控制等考慮不想去滬深交易所上市的企業,特別適合到交易中心來掛牌融資。
簡單提供平臺,讓企業和資金自己對接,效果不會太理想。在省政府金融辦的指導下,交易中心設計出不少個性化的招法,讓服務更接地氣。
據介紹,交易中心推出以私募股權和私募債權為基礎的多樣化融資產品。成立初期,交易中心融資產品結構以“2+N”為主:2為“定向增資”和“私募債券”;N為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定制的融資產品,可以滿足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企業完成掛牌后,還可以開展股權質押融資。產品形式多樣、方式靈活、成本費用較低、融資高效快捷。未來,交易中心將在適當時機逐步探索推出其他創新融資產品形式。
另外,目前交易中心已經引入成都農商銀行、重慶稷宏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四川一百一股權投資基金等51家機構會員入駐,為企業第一時間得到資金關注創造條件。與此同時,交易中心與招商銀行推出了“四板貸”融資產品,與上海銀行簽署了授信30個億的股權質押貸款業務合作協議。未來還將與銀行及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推出更多個性化的創新金融產品,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資金需求。
“融資是一方面,交易中心也是企業登陸創業板、中小板、主板市場之前的‘學前班’。”北京金杜(成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榮認為,交易中心作為聚集地方金融資源的綜合性平臺,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專家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實現規范經營和長遠健康發展;培養企業的資本市場意識。通過聚集大量川藏兩省、區的優質企業,為滬深證券交易所各板塊培育充足的后備資源;充分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切實促進川藏兩省、區經濟金融更好發展。
“以前真沒想過上市的事情。”西藏奇圣土特產品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劉舒對此深有感觸,來掛牌最初的目的是通過這個平臺提升公司的知名度,讓產品獲得更大的銷售市場,在參加了系列培訓活動后,未來上市的想法已萌芽。
省內18個市州已有企業掛牌
5年內掛牌企業目標劍指1000家
作為一個嶄新的平臺,試營業以來,在省政府金融辦和西藏自治區金融辦的組織下,在各市州政府的支持下,交易中心先后在西藏、成都、宜賓、遂寧、瀘州、廣安、廣元、攀枝花等地召開區域性場外市場專題培訓會,就交易中心的性質、定位、產品、流程進行宣講,參會企業近千家。
據介紹,截至今年10月,交易中心分別與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成都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瀘州市金融辦公室、宜賓市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遂寧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等12個市州、區(縣)人民政府或政府金融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各市州有融資需求的企業了解和參與到區域股權交易市場中來。西藏機構的設立完成,則成為拓展西藏業務的關鍵一步,有9家西藏企業報送展示板掛牌申請材料并全部通過初審。在了解交易中心的功能定位后,各地的支持接踵而至。
“我們大力支持交易中心在高新區落戶發展。”成都高新區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高新區增加了一個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的金融機構,另外一方面,高新區的小微企業“近水樓臺先得月”,多一個融資平臺。成都高新區的支持不停留在口頭上,除了為交易中心協調用地,房租補貼等之外,對掛牌企業還提供資金支持,基本能覆蓋企業所有掛牌成本……
另外,包括瀘州市、成都市雙流縣、成都市新都區、成都市錦江區、四川天府新區等也推出針對企業掛牌交易中心的優惠政策。
省級層面的支持更為給力,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若干意見》,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的產業扶持政策要向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傾斜,市州人民政府要制定相應扶持政策。對列入“創業板行動計劃”且在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交易板掛牌的企業,其總部和主營業務均在我省的,省財政給予一次性補助。
有各級政府真金白銀支持,截至目前,展示板掛牌企業達到186家。另外交易中心吸引了會員機構51家,其中會計師事務所7家、律師事務所12家、資產評估2家、證券公司4家、銀行1家、投資機構25家。
分析川內掛牌企業可知,掛牌企業來源地分布廣泛,目前省內成都、自貢、南充、雅安、涼山等18個市州有企業在交易中心掛牌。其中,成都、綿陽、攀枝花、宜賓掛牌企業數量居前列。值得關注的是,部分上市企業為零的市州已有企業在交易中心掛牌,為早日實現零的突破打下基礎。
掛牌企業的行業分布則從一定層面上體現了我省產業優勢。其中制造類企業最多,達到91家,不少來自于我省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集群內;農、林、牧、漁類企業26家;批發和零售貿易類企業15家;另外還有包括金融類、信息技術等企業。
根據我省的規劃,5年內,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企業將突破1000家。
“中小微企業在這里聚集,獲得融資、獲得各類增值服務,未來這些小企業里面一定能誕生巨頭。”重慶稷宏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張智勇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