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借力股權市場打造創新創業企業融資平臺
新華社記者徐海波 陳俊
武漢(FIN / XINHUA08)--“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越來越多小微企業涌現。但在傳統信貸模式下,資金短缺成為很多創新創業企業面臨的第一個“攔路虎”。湖北發揮區域股權市場優勢,專門推出“科技板”“縣域板”,給初創期的小微企業以金融支持,打造中小微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企業培育平臺、政策資源聚集和分配平臺。
創新創業企業“找錢”難 區域股權市場成重要融資渠道
資金是許多創新創業企業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傳統信貸模式很難為創業創新企業提供充足的融資支持,大量的社會資本很難有效對接實體經濟。
統計顯示,不少創業企業都是死在融資的路上。騰訊網曾聯合兩家機構對4000余個有效樣本進行分析后,發表“調研報告”顯示,70%的受調查者有過創業失敗的經歷,其中資金周轉不靈與經營管理不善、投資方向錯誤和技術落后等,都是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在傳統的銀行融資渠道不暢之下,許多企業將目光投向了資本市場。為此,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都建有一個,甚至兩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33家區域股權市場,累計掛牌企業5829家,托管企業2809家,展示企業2萬家左右;為2314家企業累計融資1298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如此龐大的區域股權市場可以為小微型創業企業融資發揮重要作用。目前,雖然區域股權市場已是小微企業的首要融資渠道,但仍難滿足其巨大的融資需求。以湖北省為例,全省有67萬家以上中小企業,目前僅有上市公司86家,新三板企業112家,四板企業472家,一共670家。各類上市公司僅占全部企業的1/1000。
與湖北一樣,我國大多數區域性股權市場,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功能還比較弱。區域股權市場的轉讓交易活躍度不夠,市場流動性較低。據了解,即使在交易機制最為靈活的天津股權交易所,換手率也不到25%,齊魯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換手率目前僅為1%。
此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四板)和券商柜臺市場(五板)之間業務范圍邊界不清,服務對象、業務范圍有所重疊,存在明顯的同質化競爭;服務企業的金融資源、政策資源、中介資源沒有充分聚集,銀行、券商、保險、創投等金融機構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全國率先設專業板塊 助小微企業淘“第一桶金”
創業企業大多是技術創新性企業,由于資產輕、風險大、信息不透明等原因,難以獲得信貸支持,生存和成長進程嚴重受阻。為此,湖北專門在股權交易中心推出“科技板”,專設科技貸款、創業投資、債券發行等服務,營造科技型企業融資融智的生態環境。
2014年,武漢股權交易中心在全國率先設立“科技板”,適當降低掛牌條件,科技型企業可以不改制,可以自主選擇披露財務報表和商業計劃書;高新技術企業還可以直接掛牌。到2015年4月,“科技板”首批87家科技型企業正式掛牌交易,幾家企業在登板首日,即獲得了科技與金融對接的“第一桶金”。
在掛牌當天,武漢佰美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達成1500萬元的投資意向?!皬S房是租來的,不能抵押,設備是專用,很難變現?!惫矩撠熑烁嬖V記者,在此之前,由于缺少抵押物,公司幾次與銀行談貸款未果,傷透了腦筋。
另一方面,廣闊的農村也是這輪創業的重點地域。很多農民工有很好的創業想法,但由于缺少資金,不得不忍痛放棄。為此,湖北省政府實施“金融領先戰略”,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培育地方中小微企業到區域股權場掛牌。
2013年6月起,湖北省級重點貧困縣通山縣成功培育14家企業,在武漢股權交易中心掛牌。過去“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地方企業,掛牌后迅速受到投資機構的關注和青睞,現已實現股權融資15億元,達成意向融資13億元;兩家企業正在在轉板到“新三板”。
“在企業掛牌之前,我們最多只能算是個體戶;經過規范股改、培育掛牌,我們算是企業家了。”不少縣域掛牌企業負責人都感慨地表示,湖北區域股權市場為他們打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條件成熟時還可以向新三板、創業板和主板等市場轉板。
截至2015年5月,湖北股權交易市場托管企業已覆蓋了全省105個縣市區中的92個,掛牌縣域企業370家,占掛牌企業總數的7856%;共實現股權融資11934億元,占中心融資總額的8165%。
科學定位政策扶持 壯大資本“草根市場”
未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將催生數以百萬計的小微企業?!案鞯氐膮^域性股權市場是貼近小微企業、貼近地方政府、貼近創新創業的草根金融,值得國家高度重視和扶持。”專家建議,盡快對區域性股權市場進行科學定位,并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打造中小微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企業培育平臺、政策資源聚集和分配平臺。
目前,區域性股權市場還沒有被納入《證券法》的調整范圍,國務院和中國證監會還沒有出臺關于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系統性的制度安排,區域性股權市場還僅僅是地方政府和交易平臺自下而上自行摸索的“草根市場”。
武漢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龔波說,我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沒有統一監管制度,各地政府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容易滋生尋租行為,誘發區域性金融風險。他建議,將區域性股權市場納入《證券法》《公司法》規范的范圍,并在明確區域性股權市場定位、支持其創新探索、留出足夠政策空間等方面更加“解渴”“松綁”和“給力”。
打造多業態的、草根性的互聯網綜合金融平臺。武漢大學中國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葉永剛教授說,80后、90后是當前創業的主體,未來也將是在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的主體?!八麄兪腔ヂ摼W化的一代,通過互聯網進行投融資對接以及金融工具的交易,對他們來說也是最佳途徑?!?/p>
湖北省金融辦主任劉美頻說,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應跳出傳統的交易所交易模式,力圖向下伸展,向草創經濟、風險企業擴展。打破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邊界,整合網上和網下的投資者資源,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資者,滿足各種中小微企業不同投融資需求。
同時,建議研究出臺對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整體規劃。將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定義為一類證券交易場所,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葉永剛建議,進一步明確各層次資本市場特別是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功能定位,使其邊界清晰,各市場間錯層發展,銜接互補,保障市場的規范有序運行。